2010-04-07

雙溪河流域願景工作坊~水土林海本一家,雙溪河域樂水行




基地範圍:
雙溪河流域由上而下經過雙溪鄉十一個村(全鄉除泰平村外)、貢寮鄉六個村(貢寮、吉林、龍崗、雙玉、龍門、福隆村)


社區規劃師: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陳建志、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民間治水監督聯盟、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


地區現況與課題
1.雙溪鄉礦業逐漸沒落,人口外流
2.農業休耕,農地涵水、蓄洪與滯洪功能便因年久失修而快速的下降
3.近年觀光逐步提升,雙溪河自然資源豐富,提供多元遊憩活動
4.雙溪河歷年淹水災情慘重,治水的急迫性已不容等待


計畫簡介
為避免下階段雙溪河治水仍以圍堤解決單一問題為工程目標之防洪治理規劃,不但無法杜災防洪,且更將造成河川自律系統與生態功能崩解,使水質不復以往清澈,水中生物族群數量銳減。應以雙溪流域為整體衡量單元,拋棄傳統的工程構建思維,在不破壞原有景觀風貌、生態資源特質的原則之下,以水質、防洪為規劃考量,融入民眾參與之機制,讓整體規劃突顯出雙溪豐富的生態資源、觀光潛能與地方人文特色。

故希望99年度在雙溪河流域推動雙溪河願景工作坊,提案目標有下列三點:

1.流域整體治理,與環境共生—以在地智慧為基礎,尋找水土林海整體思維
2.資訊公開民眾參與—啟動次流域鄉民討論,共建由下而上型塑流域未來願景
3.培力基層親水護水—強調環境守望不單是坐而言也要起而行的培力行動課程





計畫工作內容
1.流域水土林海資源盤點—流域環境基本資料與相關人、事、產業的資料彙整
2.訪問耆老—整理雙溪河域人文產業地景環境史
3. 水水雙溪河講堂—預計招開雙溪河污水、雨水、親水、護水等主題學習講座
4. 戶外參訪與活動
5. 與民有約(雙溪河流域願景座談會)─邀請利益社群與中央單位進行公私對話與合作


預期工作成果及後續效益
1.本流域過去縣府的輔導與支持下,低碳旅遊與親水活動(包含海洋音樂祭)已經是相當為外界所熟悉與喜愛,特別是東北角第一大河~雙溪河的水質、生態、景色、交通都是北臺灣第一,以雙溪河為地方發展引擎,未來發展可期。
2.希望藉由地方關注27公里的雙溪河在未來三生(生產、生活、生態)一體的發展期待下,結合公私部門的協力下,開創台灣流域治理的新典範,並推廣到台灣其他流域。
3.本計劃也將就河道清淤與上游休耕田的活化或轉化(保水田)進行公私部門研究討論後,提出對策與方案。
4.將引薦生活減污與有機農業等,提供流域社區未來營造的議題與作法,持續協助地方厚植低碳、健康社區的營造。
5.我們希望執行此計畫的過程能夠持續嘗試公民參與的可能性,甚至能為日後推動雙溪地區流域守護聯盟奠定基礎。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