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1

枋橋河岸古城心願景





地範圍
以湳仔溪為中心,涵蓋枋橋古城區、浮洲公園區及臺灣藝術大學。

社區規劃師
枋橋河流文化協會‧中原大學景觀學系



社區特色:
在二百多年前,板橋即因大漢溪支流湳仔溪的水運便利,發展了街市的雛型。林本源家族也因湳仔溪河川的便利,於公元1853年,從大溪遷居至板橋,促進板橋的商業發展。林家為保護漳州人的安全,在公元1855年修築枋橋城,比臺北城早將近三十年。因此板橋以湳仔溪為起源,發展出了獨具特色的水澤文化,有津渡與碼頭、老街文化、以及多元的宗教信仰,古城河岸一帶分佈著許多歷史足跡如湳仔津渡、湳仔港土地公廟、湳仔港碼頭、江家古厝、林本源園邸、大觀書社、老街,甚至板橋地名也是源於此。


主題構想:
湳仔溪,一條被城市遺忘的母親之河。雖然有著五十幾萬人的都市,卻對於自己所成長的土地十分陌生而疏離,枋橋河流文化協會,期待串聯湳仔溪水岸、古城文化以及鄰近的浮洲藝術特區,發展成為一個具有歷史紋理、城市綠廊、人文藝術的樂活城市,實踐城市的價值。積極的凝聚社區願景,期待人們能夠理解社區人文發展脈絡與自然環境,認同社區發展的方向與理念,一同創造枋橋心文化。
設計內容:
板橋舊城經市政府前期之推動,已有初步之宣示,藉由燈具、人行道、招牌等方式提醒居民及遊客板橋之歷史,而在長期上需要進一步訂定都市風貌準則,及不斷的努力,使舊城風貌不需靠想像,而是像國外其他的舊城,真的就呈現舊城應有之風貌,而且對城市的規劃也應該有更宏觀的視野。

本規畫將古城與湳仔溪分為六區:
(1) 湳仔港文化區
(2) 枋橋古城歷史風貌區 
(3) 枋橋水岸綠林遊憩區
(4) 湳仔溪口生態區
(5) 藝術文化園區
(6) 河岸景觀住宅商業區


執行過程:
1.社區親子活動 與林中光樂團合作歌謠傳唱
2.社區願景工作坊 居民+社規師
3.發行社區報
4.社區劇場 枋橋&爆米花社
5.尋找枋橋 社區演唱會
6.與學校課程及活動結合 大觀國小vs枋橋河流文化社區誌

守護湳仔溪網站 www.wretch.cc/blog/nanzaigou



成果集圖檔下載:

0 意見:

張貼留言